现在时刻:     设为首页    收藏本站

  电 话:021-52841260
传 真:021-56559909
电脑技术支持:13764669105
安防技术支持:13917759585
网站技术支持:13917143272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邮 箱:qazwsx452@126.com
地 址:上海市古浪路437号
 
 


PS等图像处理 办公软件学习 电脑入门学习 网站制作设计 电脑小知识 返回首页
 

 

计算机的发展概况

  1.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

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,计算机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,在这期间,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不断变化,处理能力不断增强,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,人们根据制造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元件的种类不同,对其进行了分代,目前被业界较为普遍接受的分代方法如表1-1所示:
表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

 

第一代

第二代

第三代

第四代

1946年-1955年

1956年-1963年

1964年-1971年

1972年-至今

主要逻辑元件

内存
外存储器
软件

处理速度(指令数/秒)

电子管

汞延迟线
穿孔卡、纸带机器语言

几千条

晶体管

磁芯
汇编语言、监控程序
几百万条

中、小规模集成电路
半导体存储器
磁带、磁盘
高级语言、操作系统
几千万条

大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
半导体存储器
磁盘、光盘等
高级语言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
数亿条以上

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看,第一代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,体积庞大,能耗高、速度慢、容量小、价格昂贵,主要应用于军事与政府部门。
第二代计算机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,采用了监控程序进行计算机的操作管理,与前一代产品相比,计算机的体积小、成本低、功能强、开始在商业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。这时的计算机已经不再仅仅是科学计算的工具,而开始应用在工程设计、数据处理、事务管理等方面。
第三代计算机使用中、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,在软件上使用操作系统来进行计算机的操作管理。高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广泛应用,使得操作和使用计算机不再成为计算机专家的特权,计算机开始进入通用化,系列化、标准化的畜牧业化生产阶段。
第四代计算机大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,计算机的性能获得了空前的提高。在这一时期,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,并行处理、分页式计算、计算机网络、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,使得计算机开始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并向数据库系统、分页式操作系统、高效可靠的多种形式高级语言和软件工程标准化为标志,表明了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形成与发展。

  1.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

根据计算机综合处理能力的大小不同,人们习惯上将计算机分为巨型、(超级)计算机、大型计算机、中型计算机、小型计算机,微型计算机等类型。
微型计算机的产生得益于大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。20世纪70年代,人们已经可以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――运算器和控制器制作在一片半导体芯片上,这就使得将计算机的体积缩小到能入夏办公桌上成为可能,微型计算机也就应运而生。与小型机相比,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、价格低、功耗低、灵活、系列化及研制周期短等特点,是计算机领域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。安从出现到今天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。却经过了数次的更新换代。从4位、8位、16位、32位一直到今天的64位,操作系统界面也由行文本的DOS过渡到今天的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。今天的微型计算机不仅可以用于科学计算与事务管理,更可以处理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等多媒体信息,成为了社会信息化的主要力量。


关键字索引:上海监控工程,上海监控安装,上海监控施工,上海监控维修,门禁维修,上海门禁维修,上海网络布线,


 
上海腾睦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12017569号  技术支持:上海奔欣网络